close

(預計到2020年能幫企業省下800萬美元)

 

根據Buffer公司在2016年所推出的社群媒體報告顯示,近年來全球已有85%的企業利用社群媒體來強化品牌認知度,其中,Facebook無疑是大家最熟悉的社群媒體。有高達93%的行銷人員運用Facebook作為企業行銷的手段,顯示社群媒體是推廣品牌和傳遞訊息的絕佳管道。

但Facebook的野心不止於做一個全球最大的社群媒體或廣告平臺,創辦人佐克伯更希望Facebook可以與人們的日常生活產生更為緊密的連結。因此,Facebook早在2015年3月便已針對歐美地區的民眾,在Facebook Messenger上頭推出一個名為「Facebook Pay」的支付服務。

使用者只要按下$符號,就會被導到一個專屬的支付接口,然後再點擊支付費用的款項金額即可。聽起來,這和對岸流行的微信錢包或支付寶的功能大同小異,顯見許多大公司想做的事情都很類似,也都希望加速讓電商交易朝行動商務的方向邁進。

在2016年所舉辦的F8大會上,Facebook更進一步宣布釋出聊天機器人(Chatbot)的API以及Messenger Platform計畫,也讓聊天機器人成為媒體追捧的新寵兒。

簡單來說,聊天機器人是一種以對話介面來進行互動的程式,讓使用者可以透過問答方式快速取得諸如叫車、訂位、讀報或下單等資訊或服務。而包括騰訊微信、LINE、Slack、Skype與Telegram在內的廠商,也都紛紛投入聊天機器人的服務;當然,伴隨Facebook的加入,更讓這種以對話方式為主所應運而生的商務廣為世人所重視。

單以Facebook旗下的Facebook Messenger和WhatsApp來看,月活躍用戶都已分別超過10億大關,而微信的月活躍用戶也已來到8.89億人。這些數據凸顯出人們對社交溝通工具的殷切需求,而黏性極高的即時通訊軟體也成為兵家必爭之地。

由於人們習慣透過即時通訊軟體進行交流,加上聊天介面易於使用,所以大家對聊天機器人的接受程度相當高,這也是對話式商務方興未艾的主因之一。於是從2016年開始,各大廠商紛紛投入聊天機器人的研發。微軟公司執行長薩蒂亞.納德拉(Satya Nadella),更曾公開宣示「對話即平台」(Conversation as a Platform)的概念。另外,大家所熟稔的LINE公司,日前也向全球一萬名開發者開放Bot API試用帳號的申請。

最近,Facebook又與在FinTech領域相當活躍的TransferWise公司合作,透過該公司所開發的聊天機器人,用戶即可在美國、加拿大、英國、澳洲以及歐盟的多個國家之間,自由實現金流轉帳。這個聊天機器人並未涉及真正的銀行換匯服務,其實是以第三方支付的方式,在用戶的帳戶裡轉移等價的金額,因此手續費也較銀行來得低廉。

無獨有偶,目前在全球行動支付領域享有盛名的Apple Pay,也可望透過iMessage進行轉帳,方便使用者可以把款項迅速轉給親友!據傳蘋果公司也將在今年秋季,推出iOS裝置專用的個人轉帳服務,同樣令人期待。

科技發展一日千里,聊天機器人仍不斷地進化,在人們的生活場景中,必有許多目前仍想像不到的發展空間。舉幾個例子來看,美國銀行(Bank of America)將從今年開始導入具有人工智慧的聊天機器人Erica,協助銀行客戶建立更佳的理財與投資習慣。最近季後賽正打得火熱的美國職籃NBA,也和Facebook合作推出聊天機器人,網友只要輸入喜歡的球隊或球員名稱,就可以查詢戰績和觀賞精采的比賽影音花絮。

此外,專營信用卡、房屋貸款與汽車貸款等金融產品的第一資本金融公司(Capital One),也在今年三月宣布推出名為Eno的聊天機器人,可以讓客戶直接透過智慧型手機來管理自己的資金。客戶可以透過簡訊向Eno詢問有關其帳戶餘額、最近交易明細、付款記錄和信用額度等問題,甚至還可以幫客戶支付信用卡帳單。

而網路購物業者的投入,更不在話下。以電商巨擘eBay公司為例,他們就研發了eBay Shopbot,彷彿是消費者的貼身購物助理,可以幫助客戶迅速找到自己想要的商品。除了傳統的文字對話方式,eBay Shopbot還提供圖像方式的檢索服務,讓消費者可以很便捷地透過圖片找尋商品,真的非常方便。

根據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日前所公布的《2017 全球與臺灣娛樂暨媒體業展望報告》,顯示人們的消費習慣與偏好已經有所更迭,容易受到消費者偏好的改變、科技快速進步與商業模式的轉變。報告中特別提到,受到科技快速進步的影響,也驅動了「直接面對消費者」的策略;而追求絕佳的使用者體驗,更成為產業界一致的努力目標。

以聊天機器人為核心的「對話式商務」(Conversational Commerce),因為可以直接面對消費者,不但有助於提昇顧客參與(Customer Engagement)的程度,也可透過互動了解顧客的需求,進而增加消費轉換率。

而透過聊天機器人的協助,以往忙碌的業者不但得以分身有術,更能針對客戶的各種需求,提供極致的個人化服務和使用者體驗。而這些現象,也呼應了行動時代的服務宗旨──不但求快,更要求好!

 

[Conversational Commerce 對話式商務]

來自前Goolge、Uber員工Chris Messina 2015年於Medium發表的文章:

Conversational commerce is about delivering convenience, personalization, and decision support while people are on the go, with only partial attention to spare.

當人們在路上,只有部分注意力可以使用時,對話式商務能提供便利性、個人化、以及決策幫助。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阿慧的秘密空間 的頭像
    阿慧的秘密空間

    小慧的秘密天堂

    阿慧的秘密空間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