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還記得每個人國小美勞課必做的萬花筒嗎?這是一種光學玩具,用一些有鮮豔顏色的實物放在圓筒的一端,圓筒中間放置三陵鏡,另一端則是用開孔的玻璃密封起來,從孔中看過去就可以看到對稱的美麗圖像,而放的東西不同,看到的東西自然也會不一樣,所以每個人做出的萬花筒都是獨一無二的。
1815年蘇格蘭物理學家大衛.布儒斯特爵士的工作主要從事光學和光譜研究,在實驗的過程中,偶然發現兩個鏡片經過無數次反射後結合出來的畫面十分令人驚艷,所以意外地讓萬花筒問世。
在1817年布儒斯特以「Kaleidoscope」之名申請專利,進而讓萬花筒從那時候開始有了正式的專利,而取這個名字的原因是代表「觀看美麗的形狀」,因為Kaleidoscope字源是希臘文,kalos是美麗,而eidos是形狀之意,合在一起就成為美麗的形狀,而萬花筒的出現在世界造成了一股熱潮,從倫敦、巴黎到中國,人們都為萬花筒所傾倒。
而今年是萬花筒誕生的200周年,誰也沒想到當初這個意外的收穫竟然會影響國際社會這麼深遠,甚至成為許多人心中的童年回憶,而後來也有越來越多人將萬花筒升級、改造,讓它成為一項藝術品創作。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