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人對刺青都抱著想嘗試又會猶豫的態度,因為想在身上留下一些有意義的記號,但又擔心未來的自己會後悔,所以望之卻步,近幾年開始流行暫時性刺青,讓大家不用花一筆錢去挨痛刺青,之後後悔了也不用忍受疼痛的雷射除刺青療程,許多廠商陸續推出可以維持兩周的刺青,甚至也有墨水是可以在肌膚上維持一年的。
許多人都呼籲刺青前一定要想清楚,畢竟是永久的印記,不要因為一時興起而讓未來的自己後悔,而那種用畫的「暫時性刺青」兼具娛樂性與實用性,並達到許多人想擁有刺青圖案卻又不敢真的刺青的心理。
雖然這樣新興的刺青方式出現而大受歡迎,但也要小心染料成分,以免引起過敏,甚至成為永久性疤痕,前陣子有民眾在峇里島體驗暫時性刺青,回國後皮膚開始紅腫刺痛,經過檢查才知道原來染料疑似含有PPD,造成了接觸性皮膚炎,引發過敏起水泡。
而日前傳出一名36歲女性三個月前去峇里島旅遊體驗暫時性刺青,回國後發現彩繪的位置有紅腫、發癢的現象,三個月後染髮竟引發二次過敏,讓髮際線紅腫得像豬頭,而這名女性以往的染髮經驗都不曾有過敏的情況,根據《聯合新聞網》,醫生表示過敏的關鍵在於常添加於深色染髮劑中的苯二胺,尤其是東南亞彩繪刺青苯二胺濃度最多高達64%,民眾應該三思後再去體驗。
所謂的PPD就是「對苯二胺」,一般主要用於聚合物和複合材料的生產過程中的一項組件,而它也曾是染髮劑的一種成分,食品藥物管理局曾在2010年將對苯二胺使用限量降至2%,因為它容易引起過敏反應,甚至會讓頭皮出現水泡、皮膚潰爛、紅腫等現象,目前許多業者都使用植物性染劑,盡量避免PPD的使用。
其實一般來說暫時性刺青並不會有問題,但是染料成分中加入了PPD,就會對人體有害,甚至有可能致癌,對於有過敏體質的人來說更是危險,所以有疑慮的民眾還是不要輕易嘗試。